热门关键词: 水溶肥、 美国瑞莱、 大量元素水溶肥...
新闻详情
进入10月,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。
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即将抵达,今天起将自北向南横扫我国,影响范围可直抵华南。
华北北部、东北地区南部、湖南、贵州等地将为降温核心区,不少地方气温降幅可超10℃。北方多地体验“一夜入冬”,南方持续多日的“秋老虎”也终于要下线了。
两股冷空气接连来袭,多地气温连创今年下半年来新低。受冷空气影响,10月14日至20日,乌鲁木齐、哈尔滨、沈阳、长春、天津、济南等19个大城市的最高气温将陆续刷新今年下半年来最低纪录。从大城市降温日历来看,这股冷空气对北方的影响时间较长,主要降温时段在15日至19日,多地未来一周累计降温幅度都可达或超过10℃,其中哈尔滨、长春、沈阳的气温将频繁刷新今年下半年来最低纪录,最高气温将降至个位数,体验换季式降温。在南方,目前正有一股冷空气影响,江南多地终于摆脱了持续多日的秋老虎,迎来气温跳水。18日至20日前后,随着今年下半年来最强冷空气南下,江南多地将再迎明显降温,19日前后南京、长沙最高气温将仅有18℃和16℃,也将刷新最高气温最低纪录。
俗话说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当前外界温度明显下降,昼夜温差不断加大,棚室环境也会发生很大改变。所以,要根据温度、光照条件的变化,及时调整管理措施,以免影响蔬菜生长。
1. 做好保温准备,控制昼夜温差
一是压好前脸膜,控制通风。气温降低,通风减少,前脸通风口已经没有必要保留。若夜间不注意,冷风进棚,导致地温下降过快,下部果实生长发育受影响,加重裂果、皴皮等生理性问题的发生。
二是保温设施要备好,但不可过度保温。保温被、卷帘机等要提前检修好,确保随时可用。深秋季节天气变化无常,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灵活调整。温度降低到8℃以下低温时,大棚要开始覆盖保温被,拱棚要增设套棚膜,加强保温。
覆盖时间也要控制好,确保棚内夜温不低于12℃即可,不可过度保温,短时间的低温条件对蔬菜提高抗逆性是有好处的。秋末冬初的温度管理,应以均衡保温为主线,切忌温度剧烈变化,影响蔬菜正常生长。
2. 光照渐弱,早做补光准备
一是做好换膜前后管理。10月份以后,正是大棚换膜的高峰期。旧棚膜经过一年的使用,透光率大大下降,一般只有60%上下。入秋后,虽然气温下降较快,但晴天多,白天光照强烈,更换新棚膜后,新膜透光率都在90%以上。
换膜前后,棚内光照条件会发生剧烈变化,尤其是蔬菜处于苗期的应注意适当浇水,有必要时短暂遮光,可喷洒悬浮钙1500倍液、海藻酸750倍液、苦参碱1000倍液、嘧肽霉素750倍液等,以提高蔬菜抗逆性,减轻光照剧烈变化对蔬菜的影响。
二是选好棚膜,做好除尘。瓜类和茄果类蔬菜等对温度、光照要求较高,要选择优质的PO膜、转光膜,确保消雾流滴性良好,还要做好除尘准备,装好除尘布条等,确保棚膜透光率良好。
三是适时悬挂反光膜。遇到连续阴天、冬季光照弱时,应及时悬挂反光膜等,尽可能提高棚内光照强度,尤其是对于彩椒等需要转色成熟的蔬菜,要着力改善下部光照条件,对促进果实着色成熟效果明显。
3. 湿度渐大,提前控制早防病
温度降低,光照减弱,湿度增大,病害明显增加。10月份以后,棚内露水开始大量出现,而液态水是多数病害侵染发病的先决条件,尤其是疫病、绵疫病、细菌性软腐病、角斑病等细菌性病害。
一是调整浇水方式。夏秋温度高蒸发快,多以大水漫灌为主,进入深秋后蒸发量减小,浇水应以滴灌为主,减小浇水量,避免棚室湿度过大。
二是地膜要盖好。秋茬蔬菜建议晚覆盖地膜,若植株已经较大,建议选择窄地膜覆盖种植行,地膜两侧撕开覆盖,种植行覆盖玉米秸秆、稻壳等,减少地面水分蒸发,提高湿度调节能力,减轻对地表土壤结构的破坏。
秋冬季节温度不断降低,光照逐渐减弱,湿度迅速增大,要提前准备好调光措施。
联系瑞莱